这届独角兽不行:小米、美团、海底捞们纷纷破发
2018-10-10 15:09:52
  • 0
  • 0
  • 0

来源: 全景网

   轰轰烈烈上港股,凄凄惨惨破发。小米、美团、海底捞们的辉煌,不过一个早晨。说真的,这届独角兽真不行。

  2018年,港交所迎来了IPO大年。

  根据数据,截止9月28日,已经有158家企业在香港上市,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68%。

▲历年港股IPO数量。

  火爆的上市潮,于7月12日尤为热闹,竟多达8家企业同时在港交所上市,财经媒体们纷纷调侃“生意太好,锣都不够用了”。

  与此同时,港股市场却出现了另一种热潮:比谁破发得快。

  截至9月28日,2018年上市的158只港股中,多达118只个股收盘价低于IPO发行价,破发比例高达75%,今年参与港股炒次新,无异于变相捐款。

  其中,28只港股的破发幅度超50%,多达85只次新股破发幅度超过20%。

  由于港股IPO制度改革,拥抱独角兽、新经济企业,引发国内一众独角兽和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潮。

  独角兽们:辉煌上市,凄凉破发

  市场不景气,“独角兽”们在港股的遭遇也是跌跌撞撞,纷纷惨遭破发。

  1、小米,2个月蒸发1670亿

  作为香港“同股不同权”第一股,小米接下来的表现被认为具有风向标的意义。

  而在小米正式登陆港股之前,关于其估值的讨论从未停歇。小米港股招股书中曾提及“其市值有望突破千亿美元”。然而其估值在市场的激烈讨论中一路下跌。

  雷军曾反问:“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

  7月9日,小米最终以484亿美元的IPO市值登陆港交所,“腾讯*苹果”的估值方式却没能让资本买单。上市当天,小米即宣告破发。

  尽管上市后不久,小米股价连续大涨,最高价创出22.2港元/股,但却无法难挡下滑的颓势(上图)。

  截至今日收盘,小米报15.48港元,较最高价暴跌逾30%,较其发行价(17港元/股)跌去8.94%。

  2、美团,上市4天,破发

  站上移动互联网的风口,美团点评(03690.HK)靠着“外卖+手机”解决了3.4亿的用户需求,为470万活跃商家提供了服务,在一轮又一轮“千团大战”的混战中,傲视群雄。

  与小米上市当初一致,美团点评贴在身上的标签同样是:新经济、独角兽、1000亿市值、同股不同权。。。。。。

  9月20日,美团以69港元/股的发行价登陆港交所,与此同时,美团期货及期权也将在上市当日推出。

  上市当天收盘,大涨逾5%,报收72.65港元/股,总市值突破508亿美元,成功超越小米、京东,成为中国市值排名第四的互联网公司(下图)。

  然而,好景不长,股价连续重挫,第4个交易日跌破发行价69元/股。

  随后其股价一直在发行价之下震荡,截至今日盘后,美团点评报收68.75港元,仍是破发状态。

  3、海底捞,上市2天,破发

  继美团点评之后,顶着全球“最贵火锅”的光环,海底捞火锅于9月26日正式在香港“麻辣”上市,成为香港十年以来第一个大型消费服务企业IPO。

  公开资料显示,海底捞在港股上市后,首个交易日盘中市值突破1000亿港元大关,引发投资者和热心食客们的广泛关注。

  在上市首日惊险守住发行价后,备受期待的国内火锅餐饮龙头海底捞还是破发了。

  上市次日(9月27日),海底捞大跌超5%,报16.92港元,亦没有逃过破发的“噩梦”(上图)。

  破发的原罪:估值太高

  港股“独角兽”上市后不断破发的背后,更多是因为独角兽的盈利能力与高估值不匹配。

  小米的估值=腾讯 × 苹果,是雷军对小米估值的定位,而资本市场给出的答案是:高估。

  上市之初,国金证券分析师唐川直接给予小米“减持”评级,他综合PEG、DCF和SOTP三种估值方法,取平均值得出小米合理价值为3581亿港元,相当于每股14.38港元,低于发行价17港元15.4%。

  截止今日收盘,小米总市值为3858亿港元,距离唐川的给出的合理市值仅差7%。

  美团亦是如此,上市首日总市值突破508亿美元,超越小米、京东,成为中国市值排名第4的互联网公司。

  回溯其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美团投后估值仅为300亿美元,短短半年多时间,总市值上涨近70%。

  而反观其盈利能力:

  9月27日晚间,美团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中报成绩单,亏损金额高达288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124亿元相比,激增1300%。

▲阿里巴巴、京东、美团三家公司2017年的营收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上市的京东,最新市值仅有367.79亿美元。

  再看海底捞:上市当日,总市值一度逼近1000亿港币,意味着,海底捞=必胜客+肯德基+小肥羊的总市值。

  另外,作为餐饮企业的海底捞的静态市盈率已高达76倍。而与香港上市的火锅及火锅辅料类企业相比,颐海国际(17.3, 0.30, 1.77%)2018年PE在38.68倍,呷脯呷脯2018年PE在20.08倍。

  如此看来,独角兽都有一个同样的特点,那就是上市前估值极高。

  虽然不久的未来,这一批仍然亏损的“独角兽”的盈利能力可能会迎来拐点,但面对已经上市的独角兽们一路向南的K线图,投资者的热情,正在退却。

  错失牛市的独角兽们

  小米、美团以及海底捞们,终归没能赶上港股 “互联网×科技”的牛市。

  2017年,独角兽们的霸主---腾讯,全年涨幅高达114.52%,创下上市以来最高涨幅纪录,一年间市值增长20596亿港币,总市值创下45291亿港币最高值。

  于此同时,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网易、微博。。。。。。代表新经济的上市公司亦纷纷徜徉在科技股的牛市中。

  然而,进入2018年,中国的独角兽们纷纷陷入颓势,截止9月28日,京东跌幅达38.6%,亏损幅度最高。另外,腾讯总市值相较于最高值亦蒸发了1.47万亿港币。

▲京东、网易成为2018年股价领跌的中国独角兽。

  此外,在美联储加息、国内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香港股市亦跌跌不休,较1月份的最高点跌幅达17%。

  这也让2018年蜂拥上市的独角兽们,失去了高估值的土壤,上市之初便遭遇“戴维斯双杀”。

  关于独角兽的风险,重庆市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警示:

  “投资独角兽,切记不要追捧那些已经从独角兽成长为‘恐龙’、成长潜力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丧失的企业。”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