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的野心:美团以主动亏损达成长期战略目的
2018-07-11 12:46:02
  • 0
  • 0
  • 0

来源:联商网 

来自:望月 

6月25日,港交所披露了美团点评的招股说明书。

此时,距离王兴创办美团已经过去了8年,而距离他从美国辍学回国创立校内网,已经过去了15年。

据媒体报道称,美团在寻求600亿美元的估值,按照王兴持股10%的比例来算,如果成功上市,其身价将超过60亿美元。

然而,王兴似乎都没有把上市当做功成名就之时,而是将此作为美团一个新的起点,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美团在招股书中显示目前还是亏损的,而且未来可能会继续产生较大亏损。

当然,这并不是说美团不想盈利,或者是不能盈利,事实上,美团近几年通过优化改进业务流程、优化运营成本,2015年至2017年分别实现40亿元、130亿元和339亿元营收,三年收入增长超过七倍,同时亏损则从2015年的-59亿元收窄至2016年的-54亿元,2017年进一步收窄至-28.5亿元,三年内亏损减半。

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美团实现盈利指日可待,但王兴想做的,是服务行业的亚马逊,所以,接下来美团还将在业务增长、技术创新和投资合作方面加大投入,说简单点,就是以主动的亏损,来达成长期的战略目的。

亏损的公司上市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国外的亚马逊专注烧钱二十年,近些年终于盈利了,可是赢利点也不在初期的电子商务,而是后期大力发展的AWS云服务。国内的京东也是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近两年好不容易开始盈利了,前阵子刘强东又宣布投入大笔资金用来搞国际化和无界零售,这意味着亏损还将继续。也就是说,亏损本身不是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短期的亏损能否带来长远的价值。

回到美团,王兴的大愿景,是把「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Livebetter」,也就是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团必然且正处在一个扩张的状态。

这种扩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横向扩张:更好地服务更多消费者及商家

招股书披露了美团的业务规模数据,2017年,在美团平台上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58亿,交易金额达约人民币3,570亿元,并为全国超过2,800个市县的3.1亿年度交易用户和约440万年度活跃商家提供了服务。

根据艾瑞的数据,美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拥有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实时配送网络和中国最大的到店餐饮服务平台,但美团的业务远没有触及天花板。

在C端,虽然美团在2017年拥有3.1亿交易用户,但这些交易大多发生在美团自己运营的APP和大众点评APP中,微信等战略合作伙伴带来的成交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前阵子微信为京东开了一个商品搜索的通道,下一步美团点评这边会不会享受同样甚至更好的待遇,我觉得是完全有可能的。

除了消费人次,消费频次也在美团重点考虑的范围,美团的长期目标是发展成为一家全品类的服务业电子商务企业,这就意味着美团将持续增加新的服务类别,以更广泛地覆盖消费者日常生活的各类场景,从而增加消费者的黏性和交叉购买几率。

在B端,美团拥有约440万的活跃商家,但全国共有约1180万本地服务商家,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要吸引这部分商家入驻,除了进一步扩展服务品类之外,更重要的是为商家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比如,并进一步提高现有的精准在线营销、实时配送、基于云的ERP系统、聚合支付系统及供应链及金融解决方案的功能和质量。

在王兴眼中,亚马逊和淘宝是实物电商平台,而美团的未来是服务电商平台,“哪种电商平台能够拥有上百万甚至数十亿的交易呢?”按照他的设想,美团点评将服务国内大约6.5亿的中产阶层,要完成这一用户规模的服务需求,就必须在横向上继续扩张。

纵向扩张:通过战略合作、投资和收购来拓展新业务

时至今日,美团已经从一个团购网站扩张到到店餐饮、外卖、电影票、酒旅、出行、共享经济和新零售等诸多领域,按照业内的说法就是“得罪了半个互联网”。

这种扩张看似漫无边界,实际上是围绕着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就是为更广大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消费服务。

以出行为例,美团做打车的时候很多人认为是想从滴滴口中挖走一块肥肉,但其实包括美团打车和摩拜单车在内的出行业务更像是一根链条,将美团平台上原本散落的餐饮、酒旅、娱乐等业务串联起来,让美团这个全服务平台更加完整。

美团对标的亚马逊也做过很多当时别人看不懂的业务,比如他们一度做手机、平板,还做搜索、做Prime,他们还被认为是Netflix最强的竞争对手,这些业务有的不怎么成功,有的现在却成为亚马逊的支撑之一。

美团早期投资人、今日资本掌门人徐新曾说:“只有你什么都做,才能把用户的时间耗光并养成使用习惯,否则没有被满足的市场就会被别人拿走,甚至侵蚀你其他板块的业务。”

下一步,美团还将聚焦于可为平台吸引新消费者并扩大我们服务范围的合作、投资和收购,这是实现其战略目标的必然。

纵深扩张:持续的技术创新

在美团的招股书中,有两个词引起了我的关注,那就是“智能配送调度系统”和“无人驾驶配送车”。

在很多人眼里,外卖是一个“低门槛”行业,貌似没有多少技术含量,诚然,一天送几百上千单可能不需要什么技术,然而当“全年53万骑手将29亿份外卖从550 万商家处取餐并送至3.2亿用户手中”时,就是对技术的全方位考量了。

美团研发的智能调度系统可以通过骑手的实时定位以及消费者和商家的位置,持续优化路径规划,在每日高峰时段,每小时路径计算可达29亿次,可以降低约20%的配送成本,未来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在无人驾驶配送方面,美团已经做了3年,今年3月其无人配送车正式亮相,5月加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DeepDrive深度学习自动驾驶产业联盟(BDD)。

美团2017年有53万骑手,可承担的单量却只有3.2亿。在美团的眼里,3.2亿肯定不是市场需求上限,但城市青壮年劳动力却已经很难有大幅度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无人驾驶配送很具想象空间。

招股书显示,美团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费用占收入的比重超过10%,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5年至2017年研发费用分别为12.04亿元、23.66亿元和36.46亿元,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这是进一步降低外卖客单成本、提升毛利的机会点,更是外卖这个所谓“低门槛”行业的壁垒所在。

美团想做生活服务领域的阿里巴巴或者是亚马逊,但又不仅是一个超级APP,而是融合了互联网和线下实体的新物种,甚至承担了生活服务领域“加速器”的角色,这也是美团这个新生代互联网巨头不同于BAT的地方,正因为和过往的模式有所不同,所以美团和王兴必然要承受潜在的质疑和不理解。

贝索斯也曾说过:如果你要创新,你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对手。

幸好,创业15年、几经沉浮的王兴已经成长得足够强大和沉着冷静,看上去,他正以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推动美团朝着自己的远方迈进。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